网站首页 党建工作
新闻中心
研究院新闻
通知公告
智库成果
学术观点
行业动态
招生信息
人才招聘
博士后招聘
 
学术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观点 > 正文
 
 
庄晋财|百年乡建的镇江探索:从冷遹到赵亚夫
发布日期:2023-02-26   浏览次数:

一、楔子

转眼间我来镇江工作就已经14年了,人生总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际遇,对我来说,能在不惑之年来到镇江与乡建先贤和前辈结缘,实属意外。记得2021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参观冷遹纪念馆,得知这位先贤既是实业家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同时又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践行者,对我这个“三农”学者加民建会员来说,着实有点兴奋。冷遹纪念馆的朱馆长也是民建会员,听说我对冷遹先生的乡建思想感兴趣,不仅带我深入黄墟村感受当年冷先生的乡建实践,而且把几本珍贵的史料交到我手上。看着当年“黄墟镇农村改进事业试验区委员会”发行的《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第一期)》(民国十九年十月)和《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以及宋紫云编的《黄墟之农家调查与农村改进》,我如获至宝,随即在我的个人公众号“三农庄园”里写下《冷遹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现实价值》一文,提出镇江市设立“黄墟乡村建设行动示范区”、江苏大学设立“冷遹黄墟乡建思想研究中心”和镇江市“加大冷遹黄墟乡建思想的宣传力度”三点建议。文章推送后,我惊喜地收到来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老师的留言:“赞同庄老师的三点建议,传承、创新,打响乡村振兴的镇江品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随后,我向学校统战部汇报此事,立即得到大力支持,并在2021年4月29日,由民建江苏省委和江苏大学共建的“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成立,赵亚夫老师欣然答应受聘担任研究院院长,并任命我担任该院执行院长一职,这是我的光荣和责任。

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之后,我带着“三农庄园”团队随即着手调查研究镇江的乡村发展,2021年完成了“镇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化规划”“丹阳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丹徒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等课题,以及江苏省乡村振兴局委托的苏南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情况”评估工作。与此同时,我还安排博士生、硕士生及青年老师,在句容市天王镇的戴庄村和茅山镇的丁庄村进行驻村调研,了解赵亚夫老师20多年来在戴庄及其它村庄致力于脱贫攻坚的乡村实践,获得了丰厚的第一手资料。这一年,我们走遍了镇江市的所有乡镇及苏南地区的广大农村,对镇江乃至于江苏的乡村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个工作刚结束,12月底,我接到学校组织部的电话,组织上安排我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的博士服务团,赴海南省海口市乡村振兴局挂职一年。尽管我已年过半百,仍然觉得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从内心十分感激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于是春节刚过我就驱车直奔海口乡村振兴局,开始了一年直面基层乡村振兴的工作生涯。2022年,在海南省和海口市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我走遍了海口市四个区的22个乡镇,见识了那里不一样的村庄,留下了许多观察与思考,在《海南日报》《海口日报》《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媒体上发表了“以乡村产业发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来自海口市的乡村调查与思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困难:缺地胜过缺钱”“海口:咸来村的富贵竹能否富贵咸来村?”“海南农业发展亟待数字赋能”“以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助推海南农业高效发展”“海南农村的乡土元素与村庄人居环境治理”、"以庭院经济助推海南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关于乡村治理积分制的一些思考”等文章,对海南乡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主张,算是这一年挂职经历的一点收获。与此同时,戴庄和丁庄的调研成果也陆续成形,与学生合作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发表了“合作联社、产业跃迁与乡村共同富裕——江苏省丁庄村的案例”,在《江苏大学学报》发表了“农民合作社平台功能及其对小农共富的促进——江苏句容戴庄的案例”两篇文章,还有一些研究成果也正在陆陆续续完成当中。幸运的是,刚刚从海口回来我就收到一条好消息,以我那篇关于冷遹先生乡建思想文章为基础形成的研究报告,受到民建中央办公厅“2022年重点理论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表彰,这的确是个意外的收获,同时感觉自己应该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做点什么。

从人生际遇来说,我真觉得镇江这个地方是我的福地,既有民建先贤冷遹先生的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又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赵亚夫老师脱贫攻坚的戴庄探索,这前后相隔近百年的乡建实践,存在着怎样的传承与发展?镇江乡建的百年探索,能够为中国的乡村振兴留下什么宝贵经验和启示?我带着一份对乡建探索者十分崇敬的心情,试图在冷遹和赵亚夫不遗余力的镇江乡建实践百年探索中,去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此文就是专门为此而作,算是抛砖引玉。


赵亚夫老师指导戴庄村有机越光稻育秧技术

二、乡建实践的百年演进:从冷遹到赵亚夫

冷遹,字御秋(1882-1959),镇江丹徒黄墟镇人,早年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1906年参加同盟会,1912年被孙中山先生授予中将军衔,是辛亥革命先驱之一。冷遹先生看到经历过军阀混战之后的民不聊生境况,毅然退出军政界,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致力于兴办实业和教育。1921年冷遹在镇江集资创办了江北盐垦公司,又称商记垦团;1926年10月,冷遹与黄炎培、唐儒箴组织成立“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1928年春,冷遹与黄炎培、江恒源、杨卫玉等组建“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委员会”,冷遹担任主席,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冷遹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是兴办实业和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改革家,是中国民主同盟会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倡议者和奠基人(朱志请《辛亥革命名将——冷遹先生传略》,202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冷遹先生在家乡镇江丹徒黄墟创办的农村改进试验区,探索乡村富裕的道路,为当时中国乡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样板,直至今天也还有其现实价值。

赵亚夫,1941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大代表。1961年9月参加工作的赵亚夫,几十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致富百姓作为毕生追求。2001年,赵亚夫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领导岗位退休,但看到茅山老区尚未脱贫,农民还没有真正富裕起来,他没有选择过悠闲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决定到当时镇江最为贫困的茅山老区天王镇戴庄村,探索广大小农户实现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二十多年来,赵亚夫致力探索的“戴庄模式”,遵循“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信念,开辟了一条通过科技兴农,以农富农,建设“农民共同富裕、农业生态高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小康道路。赵亚夫带领数十万老区农民实现“小康梦”,被誉为“一生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荣获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探索出来的“戴庄模式”,成为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和基础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以农富农”的成功道路,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典范。

乡村是农民的聚落空间,也是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因此,乡村建设的历史进程,总是以农民和农业乃至于农村产业的进化相伴生的。从冷遹的“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到赵亚夫的“戴庄模式”,镇江的乡建实践历经了近百年的探索,对乡村发展的认识也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这个认识的演进,同样是集中体现在农业与农民这两个乡村典型的对象上。比较“黄墟试验”和“戴庄模式”,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于农民和农业发展的认识上升和演进方向。

农业的演进:从改造传统农业到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

我们都知道,农业的首要功能是解决温饱,即吃饭穿衣问题,所以人们说起农业,往往关注的焦点是“粮棉”。在上世纪2、30年代,中国可以说是积贫积弱,乡村老百姓大多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冷遹先生倡导在自己的家乡黄墟进行农村改进事业试验,是基于当时农村的现实情况:(1)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农民占全国人口五分之四,田赋收入占全国收入二分之一,输出农产品占输出总额四分之三”。但是,(2)农村生活状况却非常艰苦。“匪风日炽,水旱频仍,土劣依然操纵,农产供不应求”(见《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第一期)。冷遹等先贤们正是看到农村生活之疾苦,以及农村地位之重要,所以才极力主张彻底改进农村事业。

改进农村事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改进农业。农业需要改进什么呢?处于温饱尚未解决的时代,改进传统农业的低产量自然是首要的。当时的黄墟村,种植小麦的产量,“每亩平均不及二斗”,主要是“因种子不良,种法欠善”,所以,在黄墟的传统农业改进中,首先改进的就是粮棉(在黄墟主要是种桑养蚕)的种子和种养技术。他们在黄墟开办农场作为示范,并将农场种植有效的小麦、稻谷品种扩散到农家,并教会农民如何播种施肥,以增加产量;其次是拓展农业范围。考虑到当时“农村经济破产之主因,多由于农业之未能改良,及农家副业之未能发展所致”,所以,黄墟试验区在改进小麦、棉花品种和耕作方法的同时,还发展了果园、种植樱桃、葡萄、石榴等,以及改进家畜品种,推广狼山鸡、卜克孝猪、瑞士羊等等,以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要素供给。比如,成立信用合作社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困难,成立镇江县蚕桑改良区中心指导所,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开塘筑坝改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等等。

显然,对于突破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冷遹在黄墟的农业改进试验是极为具有前瞻性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改进传统农业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在我的记忆中,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就在海南布局了良种培育试验,获得成效后在农村逐渐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同时,每年冬天号召农民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之需要,以及让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发展庭院经济弥补收入不足等等。后来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使用化肥农药,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提升了农作物产量,让很多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传统农业也随之进入到现代化学农业的新阶段,成功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

然而,几十年的化学农业发展,虽然改变了传统农业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化学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乡村不再能够“稻花香里话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了,而且,各种恶性疾病因食物而生,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化学农业之后农业演进方向在哪里?这是赵亚夫几十年乡建实践探索首先关注的问题。2001年,赵亚夫来到句容市天王镇的戴庄,一方面想通过发展农业让农民摆脱贫困,另一方面也想探索一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因此他选择了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切入点,带领戴庄村民种植有机水稻。赵亚夫认为,原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投入石油化工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板结和生态系统崩溃,撼动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需要系统性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典型引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赵亚夫在戴庄引入越光稻等新品种,创办合作社带领农民种植有机稻,然后再拓展到桃、草莓、葡萄、蔬菜的品种上;其次,严格执行有机农业标准,推进农业标准化。赵亚夫指导下的戴庄有机农业发展,有明确的技术标准,所有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有机农产品检验和认证,贴上专用标志才能出售;再次尽量不依赖农田外部的生产资料,在发挥土壤和农作物的内在潜力上下功夫。他指导农民采用水稻稀植栽培技术,使用米糠和镇江独有的醋糟作为辅助肥料,至今已经有10多年没有使用过化肥农药;最后,建立全村地域范围内的循环农业系统。除了利用醋糟等作为有机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外,还在果园里放牧,湿地稻田里养鱼,发展再生稻并且实行稻鸭共作,这些都是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的创造性成果。

赵亚夫没有满足于有机农业的成果,他的目标是要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些年,他致力于探索恢复传统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针对化学农业的要害问题,提出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的概念。他主张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强调在适当空间范围内,大力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系统,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赵亚夫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包括以下核心内容:一是培育生物多样性以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主要措施包括引进适合当地的物种和品种,改善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品种结构;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适度规模的多元种植和多元养殖,并试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物资源;培育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尤其突出微生物的培养。二是推行“健康的栽培管理”和“健康的饲养管理”。三是尽可能多采用绿色、创新、尖端的现代农业技术。比如机械装备、信息、智能化、大数据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如今戴庄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突出体现在农业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戴庄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作物的病虫危害程度已经在生态系统内部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一个典型的指标就是,常规稻田的动物物种大约只有20种,戴庄有机稻田动物物种达到130种之多。

显然,冷遹的黄墟农村事业改进试验区,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目标在于解决温饱。赵亚夫的“戴庄模式”,从有机农业到生物多样性农业,不仅要继承冷遹黄墟农业改造的果实,还要更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从冷遹到赵亚夫,镇江农业发展的百年探索,是人们对农业认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用赵亚夫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来说: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这也许就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民的演进:从改变农民愚昧到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农村的行动主体,农民的行为决定着农村和农业的方向与前途。所以,任何乡村建设行动,都必须关注农民,冷遹的黄墟农村改进试验自然也包括对农民的改进。对于上世纪2、30年代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主要体现在个体素质上,包括文化素质和体魄素质,那个时代的农民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中说,当时的黄墟村民,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农民知识简陋,昔多信神,如因病许愿,求巫医治,死后则诵经超度”等等。因此,为了改变农民这种愚昧落后,冷遹的农村改进事业着手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事情:一是兴办多元教育。当时在黄墟村办有小学、师范学校、园艺职业学校、民众教育馆等教育机构,推广家庭识字班、民众夜校、妇女职业补习班、特殊教育(养蚕户训练班)、青年励志团等等,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普及文化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农民素质;二是改善医疗条件。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区委员会深感当时乡民“体力之不健,精神之不振,几全由于缺乏医药常识,以及不知卫生方法所致”,不断发生的沙眼、疥疮、肺结核等疾病,严重侵害村民健康。因此黄墟农村改进事业把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作为最主要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清洁卫生运动、布种牛痘、注射防疫针、设立民众医院、开设医院门诊、免费施送医药、设立巡回医疗等等,以贯彻其“欲求民生,必求民健”的理念。三是严禁吸食鸦片。冷遹等黄墟乡建倡导者视鸦片为洪水猛兽,危害社会至深,因此将禁烟作为试验区的主要工作之一,一方面肃清烟民,另一方面销毁鸦片,以确保乡民体魄不受鸦片所害。四是提倡正常娱乐。当时农民大多的消遣之处,就是“茶园酒肆烟窟赌场”,这些消极的娱乐常常导致失业和道德堕落。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黄墟农村事业改进试验区设立新的娱乐场所以取代旧式消遣。新的娱乐设置在满足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味,比如,表演新剧,开映电影,聘国技专家教授国技,举办远足、赛跑、登山、游泳比赛,以及设立图书馆提倡学习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达到“善良风俗之保存,不良风俗之化除”的目的。

我们常说,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若农民群体本身愚昧羸弱,不思进取,乡村建设自然没有前途。冷遹倡导的黄墟农村改进事业,从教化农民开始,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和身体条件,让村民身体健康,精神焕发,锐意进取,这是从根本上积蓄乡建力量,十分值得肯定,这是农民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增强农民体魄,提升农民素质,焕发农民精神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今天,文盲农民基本消除,很多农民子弟有机会踏入大学之门,享受高等教育;农民的健康纳入国家政策的保障范围,建立了完整的“两不愁三保障”乡村社会保障体制。从个体而言,今天的农民较之冷遹黄墟乡建时期的农民,那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经营模式,大国农业向小农复归,带来了原子化农民无法适应国际化大市场的新问题。分散的农民如何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这是赵亚夫的戴庄模式必须直面的问题。赵亚夫走了一条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农业发展实现“以农富农,共同富裕”的道路。首先,以有机农业发展为载体让农民聚集起来。赵亚夫以极大的耐心在戴庄带着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先做给农民看,后带着农民干,2006年春,100多户种有机稻的农民报名成立了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平台,把农民聚集在一起,这是全省第一个“社区型有机农业合作社”,使戴庄集体经济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双层经营体制”的统分结合,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其次,以乡村基层党建为引领让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分工。赵亚夫经常说,乡村建设一定要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他在戴庄设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之初,就十分注意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三位一体的紧密协同,并将其发展成为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强有力的互助合作,共同收益,一起奔向小康之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茅山镇丁庄村葡萄产业发展中的合作联社。茅山镇党委书记担任合作联社的党委书记,丁庄村支部书记担任合作联社的党委副书记,下面按照葡萄生产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建立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四个功能党支部,对葡萄生产进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农业内部的分工,实现产业跃迁,达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的。在赵亚夫探索的农业合作联社组织模式中,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参与性和农民的主体地位,解决了以往农民要么分散性,要么缺乏自主性的矛盾,把组织农民和尊重农民自主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再次,以塔石人才结构为依托提升农民现代农业新技能。经过百年努力,中国的农民已经不再是文盲羸弱的群体,但要适应从化学农业到生物多样性农业的转变,需要注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而将技术实施于农业的主体就是农民。因此,如何将复杂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变成农民田间地头发展农业的技能技巧,这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难题。赵亚夫经过多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塔式人才结构”的道路:他在指导茅山镇丁庄村的葡萄种植过程中,建立了一支长期服务农村的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由他们作为“营农导师”,在乡村组织一群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学习理解现代农业技术,这群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农民被称为“营农指导员”,他们本身也是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同时又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乡村指导员,由他们直接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发展现代种养业。这个由营农导师、营农指导员和农民组成的人才队伍,就像一座宝塔,让顶尖的农业科技从塔尖的农业科学家传导到营农指导员,最后变成农民在田间地头发展农业的技能技巧,极大提升了农业科技的转换效率。这是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次极有价值的探索。

从冷遹到赵亚夫,我们看到了镇江百年乡建探索中对农民发展的关注,时代不同,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从扫盲开始,到培养懂科学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从原子式的农民,到有组织有分工的农民集体,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又是从传统农业、化学农业到生物多样性农业,完成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需要中国式的农民现代化,从这一点看,两代人的乡建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从冷遹到赵亚夫镇江乡建百年探索的宝贵价值

从冷遹的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到赵亚夫的戴庄模式,镇江这个苏南小城对乡村振兴历经了近百年的探索,形成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方法和举措,更留下了许多值得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镇江乡建百年探索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确立人本理念下的农民主体地位。市场经济强调以物质利益带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本是解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资源稀缺之间矛盾的有效机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过度强调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要性,反而弱化了人的本体地位。乡村社会发展中,物质利益追求下的城乡关系的割裂,导致乡村衰退,村庄凋敝,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乡建面临的大问题。冷遹的黄墟乡建非常关注乡村农民的主体地位,创办各类学校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素养,创建新的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农民的体魄健壮,提倡适当娱乐充实农民的内心世界,所有这些举措,都透出浓浓的人本理念,把农民看作是乡村的主人。赵亚夫创建的戴庄模式乡建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更高层次地将农民利益看作是乡建的目标,带领全体村民,坚守党的共同富裕初心,清楚地体现在他倡导的“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这四句话当中。这四句话每一句都装着“农民”,把引领农民,组织农民,富裕农民看作是自己事业的目标。镇江百年乡建探索中,注重农民主体地位的人本理念,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资借鉴和必须恪守的准则,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由此彰显了镇江百年乡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奠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思维。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体,因此常有人定胜天的说法以激励人们向大自然挑战。但是,这种理念下乡村发展,造成环境破坏,乡村凋敝,反过来吞噬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冷遹的黄墟农村改进事业试验,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鼓励群众发展多元经济,包括种桑养蚕,植树造林,拦堤筑坝改善水环境,实施清洁卫生运动等等,但当时中国还没有严重的化学农业发展,乡村中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冲突集中反映在自然带给人类的物质太少,人们的生活陷入低水平陷阱当中。后续的发展中,传统农业向化学农业转型,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冲突加剧,乡村居住环境和人的健康生命受到极大威胁。赵亚夫的戴庄模式从有机农业做起,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多样性农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找到一条在保护自然中寻求发展机遇的成功道路,使乡建百年实践面临的最大难题得到突破性解决,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度吻合。赵亚夫指出,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的生物多样性农业,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又结合了现代文明的绿色创新成果,这是一条实现农业强国、以农富农的正确道路。

三是树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系统观念。乡村在过去被理解为农民的乡村,所以一般把乡村等同于农村,把农村等同于农业,乡村成为与城市相对立并且彼此孤立的空间。但是,乡村的发展如果仅仅依赖乡村的力量,仅仅面向乡村的农民,乡村建设就很难走出落后的窠臼。冷遹的黄墟农村改进事业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将城市的教育、技术、资金、医疗引入到乡村当中,主张发展农业之外的其它副业和多元化产业,在黄墟建起了早期的信用合作社,中等学校和医疗机构,同时,通过城市人的引进,办起识字班,特殊技术指导班,流动图书馆,还有居民纠纷解决的机构,禁止吸食鸦片等等,致力于把乡村建设成安居乐业和谐的人类栖息地。尽管当时的很多做法是问题导向性的,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但已经有了初步的乡村系统观念。赵亚夫走进戴庄,一开始就从有机农业切入,显然是把农业产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放在了重要位置,与此同时,他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这就把乡村的人、自然、产业放在一起统筹思考,以至于后来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的提出,直接将“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从保护自然中寻求发展机遇,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建设的宗旨,这就牢牢树立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系统观念。正是在这种系统观念的支撑下,才有戴庄模式的代表性和先进性,这是赵亚夫的乡建探索给今天的乡村振兴事业提供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我看来,镇江乡建百年探索,形成了许多值得书写的东西。新时代要求江苏在现代化征程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这就更需要不断总结、传承、创新这百年乡建探索的经验,因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做好从冷遹到赵亚夫百年乡建实践的总结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和借鉴。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资助力度,依托民建江苏省委和江苏大学共建的江苏乡村振兴研究院、江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镇江市社科联、镇江市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研究室等研究力量,收集整理镇江百年乡建的资料,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把总结出来的镇江乡建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向外界宣传,让其发扬光大,成为镇江乡建思想的一个品牌。

2.建议政府支持丹徒区辛丰镇建立传承冷遹乡建试验历史的“黄墟乡村建设示范区”,并加大对戴庄模式向周边乡村拓展的支持力度,让镇江百年乡建的传承有扎扎实实载体。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完成这些载体平台的建设。

3.建议整合相关力量在镇江市建立“镇江百年乡建历史文化馆”,把以冷遹、赵亚夫为代表的镇江乡建人的乡建探索脉络整理出来,向世人展示镇江百年乡建探索的历史过程、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的年轻人对农村关注很少,乡建传承首先要让年轻人知道乡建的历史,有乡建的体验,所以,建立这样一个乡建历史文化馆,既有留住历史,又有开启未来的双重功能,是值得做的事情。

就在我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镇江乡建又传来了好消息。镇江年轻的新农人魏巧博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镇江的乡建,有了新一代年轻人接棒,魏巧博士作为新农人在镇江开拓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这是镇江百年乡建实践探索的继续,传承和创新发展,是镇江乡建事业欣欣向荣的象征!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aeid.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