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刘同君,男,1962年12月生,江苏连云港人。1987年7月,获南京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获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获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法社会学。
二、社会兼职
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镇江市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镇江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
三、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科研项目
1.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18BFX018);
2.省部级以上结题项目(主持人)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法律文化与农民权利发展问题研究》(12BFX013);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文化创新机制研究》(09BFX008);
(3) 中国法学会部级一般项目:《权利视野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法律机制研究》(CLS2016C08)。
(二)期刊论文(第一或独立作者)
(1)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法学》2019/10;
(2)论新乡贤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功能,《学习与探索》2019/11;
(3)立足基层司法实务 开展应用型实践教学,《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05.23;
(4)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的法治意蕴,《新华日报思想周刊》2018.11.06;
(5)连环画勾连起中华文脉:——评《中国价值——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光明日报》2017.06.01;
(6)试析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创新发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
(7)论规模化高效农业模式的制度保障,《农业经济》2017/02;
(8)利益平衡视角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9)法治政府视野下的权力清单制度分析,《法学杂志》2015/01;
(10)A Study on the Leg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Rural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ghts of Peasants,《Legal Science》2015/01;
(11)论高校教授治学的理性逻辑,《江苏高教》2015/01;
(1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法理学思考,《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权利发展的法律文化阐释,《学习与探索》2014/02;
(14)风险社会背景下知识产权发展的反思,《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15)高校教授治学的法哲学思考,《江苏高教》2014/03;
(1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转型,《法学》2013/09;
注: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06转载(第164-165页)
(17)农民维权理性的法理学思考,《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18)公众认同:社区矫正的法社会学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19) 论“诉调对接机制”之正当性,《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0)重大刑事案件审理模式之反思与重构,《学海》2012/05。
(三)出版学术专著(独著或第一合著人)
(1)《农民权利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时代命题》,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2)《中国价值: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中国青年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
(3)《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的解释框架:转型空间·知识命题·图景样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四)省级以上奖项
(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
(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8);
(3)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7);
(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